首页 >> 学院新闻 >>教育新闻 >> 不离家不返校 北京高校师生实际行动参与抗疫
详细内容

不离家不返校 北京高校师生实际行动参与抗疫

  2月14日,记者从北京市教委获悉,在各高校延期开学,要求学生“不离家、不返校”的背景下,北京市各高校师生在所在地踊跃捐款捐物、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创作艺术作品助力“抗疫”,以实际行动支援疫情防控阻击战。

  师生参与一线疫情防控

  北京市教委提供的信息显示,多名来自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的学生选择在所在地参加志愿服务,支援当地防疫工作。

  记者注意到,很多参与志愿活动的学生春节期间身处医疗条件较差、自我防护意识不强的农村地区,部分学生在所在村镇发起防疫宣传活动,提高村民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警惕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的马超,老家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台村。马超观察,该村村民们对新型冠状病毒认识不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预防措施不足。此后,他主动联系了同村的其他大学生,共同成立了“新台村大学生志愿服务队”,每天上午11点到下午2点开展防疫宣传,让村民熟知预防和隔离政策措施,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东直门医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刘少玉则直接参与了所在村村民健康检查的工作。刘少玉家住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徐家店镇刘家窑村。海阳市共确诊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农村封闭以控制疫情。农村高龄老人多,病毒易感且基础疾病多,她主动到卫生室帮全村的人量体温、测血压。1月26号至今,她已先后协助4名患者送医。

  不少身处疫情一线的湖北籍学生直接进入当地医院,参加志愿服务。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医学部药学院化学生物学系2017级直博生黄雨佳家住湖北荆州松滋市。疫情发生后,黄雨佳报名参与志愿服务,主动承担其服务医院住院部每天确诊与疑似病例的数据统计上报等工作,减少一线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

  不少高校学生还活跃在疫情科普的一线。国际关系学院外语学院2017级学生高宇轩在寒假期间主动报名北京市疾控中心志愿服务团队,负责接听疾控热线,解答来电群众对于疫情的相关问题。2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到北京市疾控中心调研考察期间,曾在电话热线席位向高宇轩询问大学生志愿者的工作内容和北京市高校应对疫情的教学管理安排。

  发挥专业优势助力“抗疫”

  除了在所在地参与一线防疫工作外,部分高校组织学生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提供服务。

  以北京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为例,1月27日,北师大就率先面向全国开通了疫情心理支持服务。热线开通后,北师大学生也参与其中,与老师们共同为社会提供心理支持服务。据北师大数据,截至2月9日,该团队已服务了近3000人次,主诉问题以对疫情的焦虑和恐慌为主,约占44%。

  北京语言大学的师生则发挥专业优势,参与武汉海外援助物资标准的翻译审定工作。参与《AS/NZS 1716:2003 Respiratory protective devices(澳洲/新西兰呼吸保护设备标准)》《DS/EN14683:2019 Medical face masks-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丹麦/欧盟医用口罩标准及测试方法)》的翻译和《Guidance for Industry and FDA Staff Surgical Masks - Premarket Notification [510(k)] Submissions(美国对于工业和食品药监局工作人员的指导意见——医用口罩上市前提交内容的通知)》的审校工作。

  针对春节假期延长、居家办公情况下人们缺乏运动的问题,北京体育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的师生们陆续推出“宅家健身”系列运动公益课,指导大家室内练太极拳、做强身健肺操等,前两场公益课程的直播在线观看达400多万人次。

  此外,部分艺术类学校凭借学科优势,尝试为疫情科普做了部分创新。以北京服装学院为例,该校组织策划“为战‘疫’发声 与‘天使’并肩”主题教育作品网络征集活动。目前,北京服装学院共征集280余份海报插画、诗歌文字等作品。其中,艺术设计学院大二学生刘雨沐、大一学生李文昕的作品被大兴区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村庄(社区)防控组选中作为社区防疫宣传素材,共制作3000张海报在大兴区20个镇街的社区、农村、楼宇张贴。

  北京服装学院党委副书记倪赛力介绍,该校艺术设计学院师生还制作完成了《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儿童绘本》,“创作者们希望能够让全世界的儿童都知道如何在疫情中保护自己,通过儿童绘本和知识共享,把防控病毒相关知识传递到全世界。”

  新京报记者 樊朔 校对 付春??/p>

  责任编辑:黄晓冬